- 祭酒
- 道教所分七品道士之七。 祭酒道士, 謂屈己塵凡, 救度危苦(見《道門通教必用集》卷一引《出家因緣經》)。 酹酒祭神。 《儀禮‧鄉飲酒禮》: 〝坐撓手, 遂祭酒〞。 昔饗宴酬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舉酒祭地, 遂謂位尊者或年長者為祭酒。 《史記‧荀卿傳》: 〝齊襄王時, 而荀卿最為老師。 齊尚修列大夫之缺, 而荀卿三為祭酒焉〞。 職官名。 《太清玉冊》卷三: 〝周成王時, 以彤伯為祭酒, 以主親屬﹔後宣王時, 大祀南郊, 以仲山甫為祭酒, 以主祀事之禮, 以統道教。 此道士有祭酒之職自此始〞。 漢平帝時, 置六經祭酒, 秩上卿, 後置博氏祭酒, 為五經博士之首。 晉初改為國子祭酒, 隨唐以後改稱國子監祭酒, 為國子監之主管官, 至清末廢。 參閱《歷代職官表》卷三十四《國子監》。 早期五斗米道職稱。 《三國志‧魏‧張魯傳》: 〝以鬼道救民, 自號師君。 其來學道者, 初皆名鬼卒, 受本道已信, 號祭酒〞。 四川洪雅縣《張普碑》又名〝米巫祭酒碑〞(見《三巴金石苑》)。 道官名。 原為古代饗宴時酹酒祭神之長者。 後為學官名。 張角創太平道時, 以〝方〞治道徒。 每方置一渠帥掌管, 命名曰: 〝祭酒〞。 後亦以泛稱年長者或位尊者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